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663章 铤而走险

第663章 铤而走险

书名:五代十国往事 作者:南无臭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27 17:07:25

王峻回朝复命,正赶上西部三镇连叛。刘知远派郭从义率军征讨长安赵思绾,指派王峻为兵马都监(总监军,总政委)。之前也提到,郭从义与王峻势同水火,私人关系非常糟糕。

史书上并没有给出二人闹矛盾的具体事由,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二人的经历进行间接推理:

郭从义的父亲是李存勖的心爱部将,曾被李存勖赐姓李,并赐名李绍古,被李存勖赐名李绍某的,足见其在河东集团的地位。李绍古去世的时候,郭从义还非常年幼,李存勖将他养在皇宫,与皇子们并列,当时的他名叫“李从义”,也可见其在后唐时期的身份地位。

李嗣源与李绍古是并肩作战的革命战友,同样给予了郭从义无微不至的关怀。

石敬瑭建立后晋,郭从义为了表明政治立场,这才恢复本姓,把名字由“李从义”改为郭从义。后来犯了点儿事,被贬为宿州团练副使,之后又丁母忧去职,守孝期满,就留在了太原老家。

这时候,坐镇河东太原府的就是刘知远,刘知远很欣赏郭从义,于是表奏他为马步军都虞候。无业游民的郭从义经刘知远的推荐,一跃成为河东将领,对刘知远感恩戴德,从此死心塌地的辅佐他,随后便坚定地拥护刘知远称帝,成为名副其实的河东嫡系。

刘知远也非常信任郭从义,入汴前,被派去清理汴州皇宫的,就是这位郭从义,他还担负着一项最艰巨、最肮脏、最秘密的任务——诛杀王德妃、李从益。

自从刘知远表奏郭从义为马步军都虞侯以来,郭从义就多次率兵在边境地带迎击契丹,刘知远入汴后,任命郭从义为“河北都巡检使”,即黄河以北地区巡逻队总司令,继续负责清剿契丹参与势力;洺州防御使薛怀让拨乱反正,宣布回归中原,郭从义率军一万援助之;杜重威叛乱,郭从义以“行营诸军都虞侯”的身份随军平叛,时候因功升澶州镇宁军节度使。

虽然没有与王峻的明显交集,但我们可以提炼几个关键词:出身高贵,身经百战,开国功勋。

总之,郭从义有一千个理由来鄙视王峻。

尽管郭从义与王峻闹不愉快,但西部三镇最终得以平定,王峻也累功升至宣徽南院使。

郭威出镇魏州,兼河北诸道兵马大元帅,王峻又以监军的身份相随。

通过分析王殷、王峻的生平事迹,就可以看出刘承祐这个计划的糟糕之处,他不该让王峻榜上有名。

王峻虽然是刘知远嫡系,但他终归与武将集团不是一回事,他之前是皇家曲艺团著名演员,后期虽然上战场,但他是以监军的身份,与武将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的紧密。

监军就是皇上的眼线,专门监督前线统帅,一般来说,监军与统帅之间的关系都不会太好,而正因他们关系不好,所以皇上才这样安排,让他们相互制约,以防止他们串通一气,发动兵变。

既然想杀郭威,最好是拉拢王峻,让他成为内应,稳住前线的将士。然而王峻的名字却也在暗杀名单之上,把他也推向了对立面。

刘承祐做了两手准备,在密诏杀王殷、郭威、王峻的同时,急诏郓州高行周、青州符彦卿、长安郭从义、兖州慕容彦超、同州薛怀让、郑州吴虔裕、陈州李毂等,火速进京;同时任命苏逢吉暂代枢密使(权知枢密院事)、刘铢暂代首都市长、李洪建暂管禁军(权判侍卫司事)、阎晋卿暂代禁军骑兵总指挥。

如果暗杀成功,皆大欢喜;如果不成,老子就跟你硬刚!

刘承祐不是没有考虑后果的。

京城的大屠杀还没有结束,在将史弘肇、杨邠、王章满门抄斩之后,“舅族群小”又对郭威、王峻、王殷在京师的家人挥起了屠刀,下令将他们也屠杀满门。

非常有意思的是,苏逢吉并未参与到这次血腥政变的计划中,因为文官集团代表的他并没有被“舅族群小”真正接纳,刘承祐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文官集团可以暂时加以利用,但终归还是要跟武将集团一样,短期内是革命战友,长期看,仍是革命对象。

当这些消息传到苏逢吉耳朵时,苏逢吉竟然呆若木鸡,愣在当场,过了好久,才从惊愕中慢慢缓过神来,长叹一声,对身边人说道:“事情是要办的,但不是这么办的。太仓促,太鲁莽了,他们当初如果问我一句,也不会到这般地步!”

如果将史弘肇、杨邠、王章灭门算是考虑欠妥的话,那将郭威、王殷、王峻也满门诛杀就是根本不走脑子了。

当初“明宗入魏”,即便在最后关头,李存勖也努力保全李嗣源长子李从审,禁止任何人伤害他。因为他们既可以作为人质,也可以充当和解人,给对手留后路,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如今,前线的形势尚不明朗,刘承祐却急于撕票,这就等于将郭威等人逼反,郭威不反都不行了。

这就是苏逢吉捶胸顿足的原因,“皇上啊,你还是太年轻了!您好歹问我一句啊,完了完了……”

刘铢执行了李业等人的命令,刘铢生性残暴,将郭威、王峻满门抄斩,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这一次大面积灭门惨案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极大,因为郭威的儿子全部遇害,所以他不得不把江山社稷传给内侄兼养子——柴荣,而柴荣的的三个儿子也在这场风波中遇害,所以当他去世后,江山社稷也不得不传给年仅7岁的第四子柴宗训。

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于是大将军赵匡胤才发动兵变,从柴宗训手中篡权夺位,建立大宋。

而负责诛灭王殷满门的,是李太后的弟弟李洪建。李洪建虑事不果,留了个心眼儿,没有大开杀戒,而只是派人将王殷家眷控制看管,作为人质,日常饮食等供应照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